活起来的剪纸艺术更具魅力
繁昌老年大学剪纸班学员在2025年“重阳节”学校为80岁以上高龄学员举行的祝寿会上奉献的“剪纸秀”节目,引起台下观众阵阵掌声。
“剪采赠相亲,银钗缀凤真。叶逐金刀出,花随玉指新”。这是唐代诗人描述剪纸的诗句。具有1500年历史的中国剪纸艺术,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,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。该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,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,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,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。我国劳动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,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,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。形成了以剪刻、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,如撕纸、烧烫、拼色、衬色、染色、勾描等,使剪纸的表现力有了无限的深度和广度。细可如春蚕吐丝,粗可如大笔挥抹。其不同形式可粘贴摆衬,亦可悬空吊挂。
繁昌老年大学开设的剪纸专业课程已有20多年历史,一直受到老年人喜爱,其剪纸技艺日臻提高。学员在传承传统剪纸艺术的基础上,不断突破创新,内容更贴近生活,贴近时代,艺术形式更加鲜活。他们让常见的剪纸艺术作品注入“服饰秀”元素,把一张张普通的红纸剪成一件件各具特色的服饰,让静态的艺术作品活起来,动起来,富有生命力,成为行走的画,流动的诗,使传统的剪纸艺术更具时代魅力,让更多的学员喜爱上这项具有名族特色的传统艺术。
参加这次“剪纸服饰秀”演出的27位学员,80岁以上的6人,最大的88岁,平均年龄70岁。多年来,剪纸班学员“剪刻不缀”,剪出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家、全省展赛,获奖颇丰。有的作品被县(区)台办作为礼品,赠送台湾同胞。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德雅书苑与繁昌老年大学签定协议,每年暑假选派20名大学生到繁昌老年大学学习剪纸艺术。2020年,繁昌老年大学的自编教材《剪纸专业课程》,被安徽省老年大学协会评为精品教材。2021年8月,剪纸课教师翟晓玲受邀参加第二届全国老年大学优秀教师观摩课“说课”(剪纸),荣获优秀“说课”教师称号。2025年5月,剪纸班学员参加全国中老年书画家协会组织开展的“东方红”三十省区市中国书画联合大赛,报送的剪纸作品,获特等奖2人,一等奖13人,二等奖2人。

(盛茂山)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