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、疲劳比高血压还伤身
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不明原因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疲劳(超过6个月)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,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、头痛、关节痛、睡眠紊乱、抑郁等多种症状。它不只是身体感觉“累”那么简单,还包括一些身心症状,比如做事力不从心、注意力难集中、暴躁、易怒等。慢性疲劳是亚健康的一种表现,会伴随口腔溃疡、牙周炎、便秘、肩颈疾病加重等问题。如果还不及时调理,会导致免疫力减弱,身体自我修复能力下降,轻则出现关节痛、偏头痛等,重则患上肾小球肾炎、糖尿病、心脑血管病、肿瘤等。此外,女性更容易因缺铁而引发疲劳。
引发疲劳的原因有很多,首先是生理疲劳,超重或体重过轻都会引起疲劳感。前者会引发代谢综合征,消耗能量过多、过快,引发疲劳;后者肌肉强度差,也会产生疲劳感。心力衰竭的早期患者、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患者也容易疲劳。其次是心理疲劳。特别是焦虑,可引起失眠,导致持续性疲劳。最后,酗酒、暴饮暴食、过度减肥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也会引发疲劳。其中,酗酒还会导致沮丧感增强,影响睡眠质量,进而诱发疲劳感。美国专家研究发现,长期疲惫会给身心带来巨大压力,导致机体免疫机能减弱,患癌风险上升。长期疲劳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,休息后也很难恢复。这就好比信用卡,我们可以透支一部分钱,但必须在规定期限内还款;不断透支又不及时还款就会破产。可以说,疲劳比高血压还伤身。
四方面调理可解乏:
一、运动赶跑疲乏感
运动虽然会带来短时间的疲惫感,但长期坚持反而会让人精神抖擞。运动可以促进体内一种快速供能物质的合成,迅速注入能量;还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合成,让人感到快乐。美国乔治亚大学研究发现,每周坚持锻炼3天,每天有氧运动20分钟,能让心灵放松,身体也变得轻松。不常运动的人可以循序渐进,从每次10分钟的低强度运动开始,如快走、拉伸运动等。
二、按时睡觉保精力
抗疲劳的关键在于规律作息,尽量不熬夜,每天按时起床,保证充足的睡眠,周末也最好能坚持。睡眠是消除疲劳感的最佳方法,如果前一天熬夜了,第二天可以早点儿睡觉,但隔天最好还在同一时间起床。建议养成午休的习惯,但别超过半小时。
三、饮食补铁有活力
美国营养师艾米·古德森指出,缺铁会降低血液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能力,进而让人感觉迟钝、注意力不集中。女性更容易缺铁,建议多吃牛肉、豆腐、鸡蛋、绿叶蔬菜、坚果等食物。少吃辛辣、刺激的食物也能缓解疲惫感。早餐最好包括全谷物、瘦肉蛋白、不饱和脂肪、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,这样,一天都会活力满满。远离饱和脂肪、精米、白面、酒精等,可以让身体更轻松。
四、豁达不焦虑
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活得很累。我们要认识到,不是所有事情都必须做到完美,更不要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,这样,才能减少焦虑。出现负面想法时,可以先做一个深呼吸,然后思考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。我们往往会发现,多数事情都是自己吓唬自己。避免“庸俗自扰”也能让心灵更轻松。
当然,如果长期感觉疲劳,最好先去医院检查,以排除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可能。
——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许顶立